我所成功举办“MRI与造影剂前沿:从科研到临床”论坛

        2018年11月13日上午,“MRI与造影剂前沿:从科研到临床”论坛于我所M楼425室举行,会议邀请了多名海内外知名磁共振专家。此次会议由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以及武汉磁共振中心共同承办。

        会上来自中科院化学所的高明远研究员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对多模态分子探针成像的研究进展以及他们组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介绍了超顺磁铁氧纳米颗粒。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vid E. Wemmer教授介绍了基于超极化129Xe的靶向造影剂研究进展,讲解了以穴番为主体分子包裹129Xe并进行官能化的方法,对CEST与HyperCEST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来自临床放射科一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娄昕教授介绍了临床神经影像学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介绍了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并分析了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来自多伦多大学儿童医院的高级研究员Giles Santyr介绍了超极化129Xe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儿科上的应用。接下来,来自深圳大学的黄鹏教授介绍了整合了肿瘤诊断与治疗功能的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Michael T. McMahon副教授介绍了使用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技术来进行肾脏疾病病程进展的监测。来自杜克大学的王子奕介绍了他们课题组使用超极化129Xe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获得肺部气体交换的定量图谱的研究进展。最后,本所周欣研究员介绍了我所超极化装置的研发、肺部超极化129Xe磁共振成像的实现、成像序列与图像算法的改进以及超极化129Xe Biosensor、19F MRI分子探针以及多模态探针的研究和应用,并与在场的专家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本次论坛主要从科研和临床角度就核磁共振成像和造影剂国际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对我所今后在超极化磁共振成像和分子影像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