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美因茨大学Dmitry Budker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4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举行“王天眷讲坛”第六十一讲,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美因茨大学Dmitry Budker教授应邀在波谱楼428楼会议室做题为“零场到超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发展与展望”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胡一南正高级工程师主持,并由周欣院长为Budker教授颁发了“王天眷讲坛讲席教授”的聘书与铭牌。

       Dmitry Budker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德国美因茨大学教授。2021年,他因在原子、分子和光谱方面的重要工作被授予Norman F. Ramse奖,以表彰他对基础物理的精密测量方面的贡献。Dmitry Budker教授的研究包括利用钐、镝、镱等原子来测量宇称(P)、时间(T)对称破缺,以及全同粒子的置换对称性等。同时,他们也研究凝聚态物理,金刚石色心等问题,并努力实现相关应用。Dmitry Budker教授在德国美因茨大学亥姆霍兹研究所的团队主要研究量子精密测量、零磁场下的核磁共振问题,并利用这些手段开展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搜寻。

       在报告中,Budker教授从零到超低场(ZULF)NMR中的三个阶段:极化、编码和检测出发,介绍了ZULF NMR的基本原理与背景,并且讨论了其团队与合作者近期进行的ZULF NMR实验,展示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搜索标准模型外的颗粒和相互作用、监测金属催化反应器内高度不均匀样品的化学反应、以及检测化学疗法导致的生物细胞膜破坏等。同时还讨论了超极化与放射性检测同ZULF NMR的结合应用,来突破灵敏度限制。

       Budker教授深入浅出的报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详细解答,和与会师生展开了积极的交流讨论。同时,Budker教授现场参观了原子磁力计实验室、近零场磁共振实验室,还参观了1.5T, 3T, 9.4T MRI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