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马丹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4年7月24日,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马丹教授应超灵敏磁共振组邀请在波谱楼1819会议室做题目为“Quantitative MR Fingerprinting, translating advanced imaging technology into clinical impact”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陈世桢研究员主持。

       马丹教授是《Nature》杂志上的磁共振指纹领域开创性论文的第一作者,在定量磁共振指纹及其临床应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她于2016年获得青年研究员奖,并担任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定量磁共振小组主席。马丹教授在凯斯西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团队主要研究新型定量磁共振指纹技术的开发和临床转化,并利用这些方法为临床决策提供非侵入性、快速和全面的信息。

       在报告中,马丹教授主要讨论了通过定量磁共振指纹技术,来实现成像技术到临床效果的转化研究工作。马丹教授从磁共振指纹的基本原理出发,概述了磁共振指纹的研究背景,并展示了2D和3D磁共振指纹扫描效果,讨论了引入定量磁共振指纹多参数映射对解析复杂生物结构的作用,展现了在不同强度的磁场和射频场中的鲁棒性。该研究从全面扫描到定量标记,再到跨多站点的标准化操作,为医疗研究与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一致性,如在脑肿瘤等复杂疾病的诊疗中,该研究与图像分析技术的结合,极大提升了病变检测的转换精度,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马丹教授深入浅出的报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报告结束后,马丹教授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详细解答,和与会师生展开了积极的交流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定量磁共振指纹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解。